美國科技圈討論的台灣防疫措施
這幾兩個月我在 Twitter 追的這些美國科技圈名人,好常貼台灣防疫的消息,大多是盛讚台灣的防疫成效。
我有時會將這些訊息轉給 Twitter 上的好朋友,也常常轉給在矽谷有好人脈的 John Fan,因平常不大會想到,Taiwan 會這樣成為美國科技圈討論的焦點。
這週 John 寫了一篇講台灣在防疫的表現,Republic of Face Masks,分享一下。
我之前曾有次將這些科技圈的推文,留言在 AmberBeCool 在 facebook 的這篇貼文。
當時我是覺得,與其在 NY Times 登 Taiwan Can Help 廣告,如果我們能多關注 Twitter 上這些名人,多和這些好奇台灣作法的名人互動及傳達台灣在地的應對措施,效果或許比廣告更好?
我當時簡單摘要了這些科技圈名人「部分推文」(因為真的不少在講台灣的)和一些些在台外媒記者的推文在下方,有興趣的話可以追他們的推喔!(話說,Twitter 上在台外媒記者稱讚台灣防疫的推文就更多了)
*重量級科技電子報 Stratechery 的 Ben Thompson (他住在台灣,所以都是第一手消息)
4/21 Ben Thompson: 這串推文提到台灣把確診的和危險的族群與家人隔離才是正確的做法,而不是把確診的送回家然後傳染給家人,用旅館來隔離也是算善用旅館。
4/24 他認為隔離確診者讓健康的人外出活動是正確有效的做法,而美國卻是相反的作法。推文下面還顯示台灣在確診/檢驗數的比率。他也回應 Kim-Mai (前 Techcrunch 記者提問,報告認為隔離都是非志願的)Ben Thompson 說萬一他是確診者,他是會 happily comply 台灣的防疫規則的。
4/9 Ben Thompson 提出譚德賽的過去在衣索匹亞掩蓋過的事件,到現今指責台灣種族歧視他,… 可以感受到 Ben Thompson 文字的憤怒。
Podcast:
Ben Thompson 在自己的 Exponent podcast 184 集前大半時間也是在講台灣從一月起整個超前部署的防疫步驟和口罩配給和提高生產的措施,是政府和全民一起參與的成績 (講得好仔細)
他也上 Recode 的 podcast 談台灣防疫做得多好
*Y Combinator 創辦人 Paul Graham
3/12 就推文貼台灣防疫措施
4/19 貼文講台灣這麼厲害因為副總統陳建仁是流行病學專家
4/10 Paul Graham 推以色列和紐西蘭學習的台灣模式
4/2 講台灣使用科技防疫的部分
4/2 Paul Graham 問美國政府有沒有考慮過詢問台灣南韓新加坡的看法,如果像美國一樣爆發了,台灣南韓新加坡會怎麼應對?如果不問這些國家,代表美國知道怎麼做。
4/8 Paul Graham 貼 Bill Gates 稱讚台灣防疫的文章
==
*ZCash 的 founder Zooko
3/29 貼一大串 tweet storm 將近 20 則推文跟回應,包括 Financial Times 新聞,講台灣 12/31 就對 WHO 提出警告,且台灣馬上採取緊急措施因應。Zooko 還寫,如果他的貼文被 Twitter 認為違反 WHO 建議而被消失,請大家幫他 screen shot。
*Bloomberg Taipei 的 Tim Culpan
Tim Culpan 到現在的推文也幾乎每天分享台灣零確診的喜悅,只要零確診,他就去買甜甜圈吃… 磐石艦疫情出現時,他也是很擔憂,但仍很相信台灣會控制住。
寫了好幾篇講台灣抗疫表現讓世界或 WHO 不容忽視
Taiwan’s Viral Success Makes It Harder to Ignore
Skip the Coronavirus Denial and Stop the Dying
4/12 轉貼外交部12/31 寫給 WHO 的 email
4/11 Tim Culpan 說到,所有 WHO 建議的措施,台灣選擇相反方向,然後 WHO 過陣子就會 U-turn 回來學台灣。要不要改成 #THO?
*還有一些
4/10 對不了解亞洲國家的人來說,可能以為台灣香港新加坡都是城市大小(所以以為好控制疫情),這篇紐約時報 contributor 寫的推講台灣其實不小,下面有回應文,是把台灣放在世界各地的比較圖
4/10 Bloomberg 台北的 Chief 教大家怎麼分辨五毛的中文
Balaji Srinivasan 是矽谷最早開始警告大家的 VC。
很多人覺得應該更早就要聽 Balaji 的預言(不過這段時間 follow 他,很能體會在台灣的我們其實也都有這個預言能力)。他也很早前就在談應將確診者及其他人作出分流的 Green Zone。
4/30 他寫到如台灣、紐西蘭、香港,會是各國的富人會想要搬去的 Green Zone 國家
我猜這些 Green Zone 的討論,可能也是今天 PG 貼文講,有一些非得面對面的生意是可以來台灣發展的。
歡迎追蹤以上這些科技大老和知名記者的 Twitter,他們目前對各地疫情及台灣措施的推文都還滿頻繁的。如果我們希望和世界多溝通,利用 Twitter 這樣公開的平台,會能加乘不少聲量的。